中欧开谈投资协定恰逢其时
2013-11-21 来源: 解放日报
第十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于今日在京举行。会议预计将宣布正式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这是继中美启动投资协定谈判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
利于我参与其他谈判
随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外资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中国已经准备好与欧美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协定谈判的基础性条件。虽然世贸组织(WTO)已经有了一个“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但是按照所谓“较高水准”衡量,TRIMs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发达国家要求。因此美欧不断在双边或者区域的基础上签订涵盖范围更加广泛的投资协定、包含投资内容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或者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所谓高标准贸易投资协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从中国的角度看,与欧美签订投资协定,也有内在的需要。中国在经济增长高速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企业走出去投资的动力不断增强,中国已经成为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而到欧美发达国家投资以获取我们所需要的技术、管理和市场资源,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缺乏双边投资协定的规范和保护,我国企业在欧美的投资常常遭到一些有形和无形的障碍。因此我们需要与美、欧签署双边投资协定来保护我国企业在欧美的投资利益。虽然我们与一些欧盟成员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签订了一些投资协定,但当时主要是为吸引外资而签订的,已经不适应目前的新形势,因此签订中欧投资协定适逢其时。
美国正在推动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TPP)和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关系(TTIP)的谈判,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显然不能坐视没有中国参与的重要贸易集团和投资集团。中国如果要做好准备加入TPP的谈判,与欧美签订投资协定可以是一个准备,因为TPP关于投资谈判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与美国的投资协定与欧盟的投资协定在具体内容上将会有差异,但一些基本的原则将非常相似。如果我们能够谈成与欧美的投资协定,中国加入更高开放水平的TPP和其他FTA将有重要的基础条件。
中国与美欧同时开启投资协定谈判,也是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议中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战略举措。决议要求进一步放宽投资准入,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投资协定,改革涉外投资审批体制,同时扩大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与欧美签订双边投资协定无疑是在具体落实这一决议,它将使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
有助欧盟走出衰退
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对于欧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欧盟经济至今仍在衰退中喘息,估计明年将走出衰退,但是增长前景并不乐观。欧盟需要来自中国的投资以提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但是欧盟成员国对于开放本国投资领域意见并不一样,各国内部原来在安全审查、劳工签证、工作许可以及优惠政策上存在差异,《里斯本条约》将欧盟成员国贸易投资的管理权统一到了欧盟委员会,一方面表明欧洲经济政策一体化程度提高,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统一的贸易投资机制提升欧盟对外讨价还价的能力。和中国谈判投资协定将是欧盟主持的第一个对外投资协定,这也证明欧盟成员国认识到与中国加强投资合作,对于陷入困境的欧洲经济十分重要。此外,中美启动了双边投资谈判,也对欧盟起到了倒逼作用。
中欧虽然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但双方投资却远远落后于前者。中国只占欧盟成员国海外直接投资的2.1%。尽管中国这两年在欧洲的投资增长很快,但是存量仍然很有限,只有315亿美元。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将为双边投资带来动力,进而为双方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总之,此举堪称中欧开启经贸关系新纪元的重要举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