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网

跨境电商|外综服平台

 400-010-0660

首页 > 外贸资讯外贸时讯 > 正文

外贸数据光挤水分还不够

2013-06-20      责任编辑: 元峰         来源: 瞭望

<![CDATA[]]>

尽管市场普遍预期5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将有所回落,但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还是超出很多人的预期。根据统计,5月份我国出口1827.7亿美元,同比仅微增1%。

在总体经济形势未见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外贸数据出现如此剧烈波动,绝非正常现象。主流观点普遍认为,首要原因在于最近一两个月来,外汇、海关等部门先后出台的加大对外汇资金流入管理和保税区进出口货物监管的措施效果显现,使得影响贸易数据的一些非正常情况得到遏制。

换言之,5月份进出口增速的明显回落,某种意义上是贸易数据“挤水分”后回归真实的表现。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作为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一项基本参数,外贸统计数据一旦失真,政府相关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势必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此次相关部门联手整治外贸数据造假,正是要让扭曲的市场信号回归正常。

然而,仅仅“挤干水分”还不够。宜趁热打铁,尽快弥补现有统计方法中存在的漏洞。

事实上,业界对于外贸数据是否失真一直存在争论。此次之所以引起官方的高度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数据明显偏离了微观企业的感受,并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统计情况不匹配;另一方面,也缘于前几个月内地对香港的进出口出现的“反常”增长。

此次“挤水分”效果明显,恰好说明了此前的统计方法的确存在漏洞,让一些人有可乘之机。统计部门和外贸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尽快设计出一套更加完善的统计方法。

其次,要摒弃简单“保增长”的思维,重新审视中国外贸未来的发展思路和成长路径,加快外贸转型。

此前市场上对外贸数据可能出现“跳水”早有心理准备。按照主流预期,5月出口增速将减至6%--7%。

但实际下滑幅度之大似乎说明,即使排除非正常因素,外贸增速依然不容乐观。中国外贸正面临着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加剧等诸多挑战。仅仅采取减免税收等传统方法,虽能解企业“一时之困”,但对改变中国外贸总体形势并无多大裨益。

在“货物空转”、“港澳一日游”以及利用远期信用证质押融资等套利手法的背后,“造假者”看中的正是国家为促进外贸增长而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放眼未来,中国外贸不能再局限于“挣点外汇”和“维持就业”的眼界,要从提升中国经济全球竞争力的高度多做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