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双向投资的长线机遇
2013-06-04 来源: 国际商报
日前,智利通信与交通部部长埃拉苏里斯透露,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机场价值10亿美元的扩建项目将在2013年9月开始招标。埃拉苏里斯笑称,中国的机场如果愿意去收购希腊的机场,不如去买智利的机场。
习近平主席曾在2013年出席德班金砖峰会时称,今后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5000亿美元。拉美国家正在争相拉中国投资。
长线布局
商务部发布的《2013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显示,2012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或备案,中国在墨西哥完成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8278万美元;墨西哥对华投资项目13个,实际使用金额1487万美元。然而,墨西哥在能源等产业也设置了投资壁垒,私人企业或外国能源企业很难进入其国家的能源部门。
2012年,中国在巴西完成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亿美元,巴西对华投资项目25个,实际使用金额5760万美元。同样,巴西也在深海油田、农业用地、矿山等重要领域设置投资壁垒。另外,巴西税收复杂繁重的问题也令投资者头疼。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岳云霞指出,投资合作比贸易往来要难得多。中拉投资在前期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强烈的产业互补,但这种拉动作用到今天已经有限,完全依靠传统的互补发展投资已经不够了。“投资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本轮中拉高层互访可向市场传达出双边经贸稳定发展的信号,推动促进相互投资的措施出台,在机制建设上推动双边投资。”岳云霞表示。
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贸易研究部主任梁艳芬认为,除了巴西和委内瑞拉以外,中国对其他拉美国家的投资尚且较少,将这些国家作为未来中国投资的潜在目标,应积极建立双方的长线合作。
跳过陷阱
在赴拉美国家投资时,熟悉投资地情况至关重要。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表示,以巴西为例,相比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巴西的优势在于其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因此,投资巴西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原材料成本,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开采领域。同时,中巴之间贸易往来频繁,总量较大,巴西有多项鼓励外企投资的政策。
马遥同时指出,巴西不利的一面是税收种类较多,且经常颁布临时措施,劳工制度不太合理,高端技术人才较为匮乏。
马遥建议,对于已有产业,刚进入巴西市场的中企可采取合资入股的方式。另外,巴西的法规、税制、商业法律跟中国都有很大不同,准备去巴西投资的企业需要在相关法律方面下一番功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