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首轮谈判各方学者态度扫描
2013-05-15 来源: 人民日报
东盟——本轮谈判重点在于交换意见,不会讨论太多细节
东盟与东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施训鹏对本报记者表示,RCEP是以东盟为中心实现东亚一体化的区域合作平台,东亚峰会是从政治层面落实东亚一体化构想,RCEP则是从经济层面落实东亚一体化构想。RCEP“看上去很美”,在谈判过程中却面临巨大挑战,其中“高标准”是一块“硬骨头”。根据该标准,贸易中一国对所有国家都执行统一清单,实现贸易规则统一化,然而“推广自贸协定”和“升级贸易规则”是一对矛盾,东盟国家间经济发展差距很大,政府管理能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水平参差不齐,若是过分强调“步调一致”,将以短板决定高度,从而制约RCEP的谈判。本轮谈判重点在于交换意见,不会有太多细节上的讨论。
日本——有利于日本延伸供应链和降低通关成本
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江原规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RCEP如果得以实现,不仅有利于日本延伸供应链和降低通关成本,而且有助于日本零售业等服务业走出去。江原认为,与TPP和中日韩自贸区相比,RCEP在日本媒体上的曝光率很低,在民众中的知名度也很低。此次RCEP谈判或许将成为提高日本民众对RCEP关心程度的契机。日本有不少专家认为,与相关各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RCEP谈判,对于在TPP谈判上起步较晚的日本来说更加有利。
韩国——TPP和RCEP都不会是完成时,两者会最终达成一致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方皓经认为,RCEP由东盟主导,这降低了政治与外交的敏感性,提升了达成妥协的可能,但是东盟内部国家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能否有较强法律约束力,大家发出一致声音,还要打上问号。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凤杰对本报记者表示,RCEP可以恢复处于中断的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自贸谈判,扩展韩国自由贸易的范围。TPP和RCEP都不会是完成时,两者会最终达成一致,融合成为一个覆盖所有APEC成员国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
澳大利亚——加入RCEP可以与尽可能多的国家进行经济合作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鹤凌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家间除了经济利益以外,还有超经济的政治权利问题,区域经济合作往往带有地缘政治色彩,因此任何区域合作谈判都非常艰难。从澳大利亚的角度来看,加入RCEP至少有两大好处:第一,澳大利亚最大的12个贸易伙伴中的9个国家(包括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都已经参加了RCEP的谈判,澳大利亚在该合作框架内可以进一步深化与上述贸易伙伴的合作;第二,由于RCEP和TPP两个地区合作安排所包含的国家有所重叠,但所期望达到的贸易自由度不尽相同,因此同时加入这两个合作框架就可以与尽可能多的国家进行经济合作。
新西兰——RCEP为新西兰带来“非常好的对称性”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简·凯尔西教授曾在《新西兰先驱报》撰文指出,RCEP超越目前任何一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与集团,有望成为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对世界经济将产生深刻影响,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而且提供空前的市场潜力。凯尔西引用新西兰贸易部长蒂姆·格雷泽的话称,RCEP的推出为新西兰带来了“非常好的对称性”。在TPP和RCEP之间,新西兰愿意加入能够涵盖本国主要出口商品的协定。
印度——各方在谈判中应将精力放在寻找利益共同点上
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研究员桑吉夫·库马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RCEP涵盖了亚太地区大部分主要经济体,分量很重,如果合作能够成功推进,将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域合作树立新榜样。不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目前面临的形势比较复杂,既包括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有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还有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总体上看经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这对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形成了严重的挑战。当前,各方在谈判中应将精力放在寻找利益共同点上,缩小差异分歧,从而逐渐形成共同的合作基础,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夯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