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中国入还是不入?
2013-06-05 来源: 中评网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由美国主导,目前已有多国参与,以促进亚太地区自由贸易为主要诉求。
中评社香港6月1日电(记者 廖梓达编译报道)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最初是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汶莱4个国家于2005年在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框架内签署的小型多边贸易协定。2009年新加坡APEC会议上,美国高调宣布加入TPP谈判,TPP一时间名声大噪。随后,借助TPP的已有协议,美国开始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渐渐全方位主导TPP谈判。今年4月,日本宣布加入谈判,即将成为该协议下的第12个成员国。
据《经济参考报》此前报道,从TPP的框架看,假定其能够成功,对亚太地区的格局重构将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优势也将增加,将对中国不利。而且,虽然只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升级版,但有分析认为,TPP的“战略意义”要远大于“创造就业”的目的。作为世界前列的经济大国和亚太地区的重要力量,到底是加入TPP,防止在自贸协定的制度竞争中被美国全方位领先,还是绕开TPP,与更多的国家订立自由贸易协定以弱化TPP的冲击,中国需要谨慎思量。对此,日本《外交官》杂志撰文跟进,认为“中国可能会加入TPP谈判”。
文章表示,路透社援引一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发表于商务部网站上的评论称,中国将研究加入TPP谈判的可能性:“我们将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分析加入TPP的利弊和可能性。”并称中方一直重视并跟踪TPP谈判的进展情况,“(我们)希望与TPP成员相互交流谈判的资讯和资料”,也不断听取国内各部门和产业界对加入TPP的相关看法。
这起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已在进展之中,参与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汶莱、加拿大、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越南,以及美国。而在4月份,日本已经获得其他成员国批准,预计将会参与到由美国主导的这项谈判的下一轮磋商中。
由APEC成员国发起的这项协议意图在成员国之间创建一个高标准、全方位的自由贸易区,消除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促进货物和服务的自由贸易和投资的自由流动,及妥善解决“发展中国家成员所面临的敏感问题和独特挑战”。例如,在同意日本加入这项谈判的同时,双方也达成共识,将进一步商讨日本汽车与保险业等领域存在的未决问题,讨论其他非关税措施等。而另一方面,TPP也被广泛认为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和经济基础。
文章称,美国及其他成员国一致将TPP视为21世纪贸易协定的新标准,认为这一协定超越了现存自由贸易协定的传统领域,涵盖了管理一致性等问题,并保证成员国中的中小企业也能在该框架下充分受益。但是,尽管TPP旨在成为一个“活协议”——其他国家可以随时加入,其它贸易领域可在未来补充加入——其所限定的一些自由贸易标准也被认为是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里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且,无论是在TPP谈判过程中或在谈判结束后加入,成员国都被要求同意和接受在此之前达成所有条款。
有分析认为,TPP在一些方面的设定,比如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以及国有企业等相关条款,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针对中国。
文章认为,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此前更致力于其它自由贸易体系的谈判,比如支持东盟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一个欢迎更多成员国却设立更少限定条例的自由贸易体系。该协定的首轮谈判已于本月完成,参与国家包括东盟十个成员国及与东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六个其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及中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正积极与韩国展开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及与韩国和日本两国开展三边自由贸易谈判。
文章认为,虽然困难重重,但中国关于将研究是否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的表态,还是透露出一个积极的讯息,即中国新一届政府希望在未来几年大幅降低政府行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TPP现有成员国纷纷希望在今年内完成该协定的所有相关谈判。不过,这一想法被广泛认为野心过大或过于乐观,很多贸易专家预期谈判将拖延到2014年。而下一轮的TPP谈判,即第18论谈判将于7月15日至25日在马来西亚举行,预计日本将首次参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