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网

跨境电商|外综服平台

 400-010-0660

首页 > 外贸资讯外贸时讯 > 正文

外贸企业兜圈套利受损的只是国家

2013-04-25      责任编辑: 李欣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CDATA[]]>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深圳一些外贸企业一种新的“盈利方式”——“兜圈”模式,这种模式就是通过物流让货物在保税区中“一日游”,然后拿着海关退税单去申请退税。所谓“一日游”业务源自过去我国外贸政策鼓励出口,出口企业可享受出口退税待遇,不少内地企业将货物从内地出口到香港,然后再将货物进口。如今有了保税区,“一日游”在保税区就能操作,比去香港更方便。

“兜圈”模式正是在“一日游”业务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报道中从事物流生意的张某说,“现在一些物流公司在深圳中部某保税区做的‘一日游’更疯狂,同一批商品往返多次,实际上货物根本没有运到其他地方,最后还是留在仓库,但货物通过多次‘一日游’完成结转和报关手续,价格会比原来提高,贸易量也会增加,这种操作就是俗称的“兜圈”模式。”“兜圈”模式的“猫腻”更多,一些物流企业或托单的客户常常利用关系专门做“兜圈”,通过汇率差把资金引到境内。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兜圈”模式可谓“多方共赢”,不仅带动了当地物流业的发展,还让外贸企业能够获得较高收益,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一进一出”则让当地外贸数据很好看,这就让一些官员有了政绩。据张某估计,一批价值300至400美元的货物如果兜上两圈,进出口交易数据就能增加到800美元。“这种‘兜圈’方式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到现在仍然火热,目前外贸统计的数据好看,其实业内都清楚这是虚的,里面水分很多,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了。”

这种模式让多方利益得到满足,但真正受损的只是国家。设立出口退税政策的本意是要鼓励出口,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但在深圳保税区这个政策则被用歪了,而且钻的还是法律法规的漏洞,“兜圈”模式表面上是按照法律法规来操作的,但实际上则是由于保税区的管理不规范,而让这些外贸企业的货物在保税区中“兜圈”就可获得出口退税,这些外贸企业玩的只是左手换右手的游戏,就是在这左右手转换之间套取了巨大的国家利益。

国家海关总署近日宣布将发起对虚假贸易的调查,这也许会给靠“兜圈”套利的企业浇上一盆冷水。这是一个好消息,但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就值得商榷了,因为“兜圈”模式每一个环节都是符合法律程序的,一批货物有买家也有卖家,只是买家和卖家背地里就是一个人,要想查实这种虚假贸易难度很大,况且这种虚假贸易还能让地方进出口数据很好看。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外贸企业需要转型来谋发展,而不应该通过这种“兜圈”模式来“补贴”家用,如果出口退税政策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是这样的话,那么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价值就值得思考了。因为,如果这种“兜圈”模式难以根除,那么出口退税就成为了一些企业牟利的工具,奖勤罚懒的作用也就不再了。

我们常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种“兜圈”模式就是在侵害国家利益,如何根除,是通过大力气打击虚假贸易还是取消出口退税政策,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权衡利弊,用大智慧去解决当前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