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谋求进入中国市场 参与竞争缺乏产业配套
2013-04-18 责任编辑: 元峰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正在进行中的第133届广交会使世界的眼光聚焦中国。作为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成交效果最好的国际贸易盛会,广交会一直是中国出口企业“走出去”的良好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许多外国企业也开始利用这个平台“走进中国”,吸引中国投资、寻找中方合作伙伴,甚至和中国企业同台竞争。
习近平主席4月在博鳌论坛上表示,“今后5年内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这吸引了国际商界的目光。中国市场就像一块诱人的大蛋糕,谁都想来分一块。
记者在广交会进口展区注意到,一家韩国外贸公司摆出的空气净化器和净水机等产品,受到了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许多采购商关注。这家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他们从去年开始积极谋求进入中国市场,并开始打造适合中国市场的商品:
韩方:我们主要销售市场是韩国内部和欧美市场,加上日本市场、台湾市场,还有新进的泰国市场以及北欧市场。
记者:大陆不是你们瞄准的市场?
韩方:大陆不是我们瞄准的方向,但是我们未来会瞄准大陆,现在我们正在准备(进入大陆市场的)计划。
记者:刚好现在北京出现PM2.5等环境问题。
韩方:所以我们今年已经推出了很多款除湿机和空气净化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来自韩国、印尼、欧洲、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公司都希望来中国分一杯羹。他们有做家电的、有做电子的、有做手表等奢侈品的,甚至还有做捕鼠夹的。那么外国的产品跟中国产品相比,具有哪些竞争优势呢?沙玛先生管理的五金公司在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他告诉记者,目前包括印度在内的一些国家生产的商品,价格已经低于中国。“印度产品在价格上比中国产品有优势,主要是因为生产工序和劳动力成本较低。例如我们公司员工的最低工资是一个月100美元起。”
除了生产要素成本之外,由设计、创意和高技术附加值形成的竞争优势也是一些外国企业引以为傲的资本。一家来自印尼家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兴致勃勃地给记者演示他们最新的音响产品。这个面向中高端客户的音响器材去年10月一进入中国和美国市场,就获得了很好的回应,在现场看货的客户对这个产品也比较满意。“工作人员:这个产品是轻松听音乐的智能设计,比一般音响产品多了可视功能,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这个产品我们瞄准的是高端市场,包括在美国、欧洲和中国上海都有卖。这个音响造型小巧,但音质一流。
客商:我觉得它们颜色做的不错,还有细节做的好一点。
记者:所以质量是你们考虑的主要因素,不是价格?
客商:肯定啦,我们注重外表、外观。”
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美以及新兴国家等多个市场中,外国的同类产品也会对中国产品构成竞争。不过,一名来自台湾电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说,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大陆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和配套服务,这使得大陆出口企业在多个领域仍保持领先优势:“我觉得国内的竞争优势是我们的工人比较努力,我们基本上整体的劳动竞争优势还是有的。而且整体供应链的架构,我们上、中、下游市场的整合,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我觉得是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用产业配套这个名词比较贴切一点,我觉得在整个东南亚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把配套做的这么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