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网

跨境电商|外综服平台

 400-010-0660

首页 > 访谈 > 正文

谭浩俊:收购尼克森 高兴之余有担忧

2013-02-27         来源: 联合早报

<![CDATA[]]>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称,中海油建议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已获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这也意味着,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已跨过最后一道门槛。此前,加拿大政府和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了该笔交易。

据悉,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最大一笔交易。如果单从收购本身来说,这次交易也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之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因为,此次中海油收购的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并不是一般的制造企业、小型企业,而是资源型国际知名企业、大企业,属于基础和高端领域,意义非凡。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收购只是完成了向海外拓展的程序性工作,亦即刚刚起步。收购是否成功,行为是否合理,目标能否实现,更多的工作还在收购以后。特别是如何对企业进行管理,如何适应当地的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环境,如何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如何在体制上有效对接等,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很多。

事实也如此,近年来,中国企业向海外拓展的力度并不弱,速度也不慢,收购、兼并的外国企业也很多。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从总体上讲,成功的经验不是很多。特别在收购或兼并国际知名企业、资源型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等方面,可以说尚没有真正成功的案例,更别说经验了。所谓的成功,更多的还局限于中小企业、低端制造企业和参股企业等。

也正因为如此,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虽然在法定程序上已接近完成,不会再有大的变故。但收购以后怎么办,会不会成为中国企业进军国际高端市场、高端领域、基础领域的成功典范,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更有待中海油公司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努力。

今后文化融合可能比收购要艰难得多 首先,如何将中国文化与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如果说收购行为一波三折,经历了许多坎坷,克服了很多矛盾,才最终收购成功的话,那么,今后的文化融合,可能比收购要艰难得多。一方面,如何将中国的企业文化灌输到被收购的企业之中,使被收购企业不游离于中国文化之外,需要中海油公司深入认真地研究与思考。因为,如果渗透得过快、过急、过猛,就极有可能对被收购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到中海油对企业的管理、影响到员工的心理。

相反,如果完全按照尼克森公司目前的企业文化进行管理,不进行任何的文化渗透与影响,就失去了收购的意义。毕竟,收购外国企业除了经济利益的考虑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要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与影响。这个度怎么掌握、怎么控制,是一件很难做好的事。

对中海油来说,无疑是一次很严峻的考验。更何况,从收购的过程来看,一方面,收购的时间比较紧,很多方面的工作都有可能很难配套。那么,收购以后的管理就是一个大问题;另一方面,收购完成以后,不仅要融合加拿大文化,还要融合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融合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可想而知。

第二,如何将管理理念、管理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中国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思维方面,与外国企业、特别是国际知名企业还有很大的差异。虽然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分析,应当差距不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差距很大。特别是中国人的管理理念、管理思维,更多的还停留于传统模式。如何把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思维融入到被收购企业之中,既让被收购企业的员工接受,又能让中国企业的管理人员适应,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也是十分关键的一项工作。

如果这两方面不能有机结合、有效融合,不仅对被收购企业的发展不利,对中海油也十分不利。这是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成功以后另一个需要认真考虑并有效解决的难题之一。

第三,如何有效适应当地的政治法律环境。从这些年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特别是收购海外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政治法制环境方面的差异,也是中国企业收购海外企业最需要解决和克服的矛盾与问题之一。因为,中国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还是“人治”,受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很大,但发达国家的企业,需要的是法治,受政治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在对待政治的态度以及法律的运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就像加拿大的企业因为在美国拥有相当数量的油气资产,在收购过程中需要美国投资委员会同意一样,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也是很少遇到的。因此,今后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适应当地的政治法律环境,不因对当地政治法律环境不熟悉而使企业陷入被动,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事。这方面,中国企业在收购外国企业过程中,已经吃亏不少。

第四,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政府干预”。虽然说发达国家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很少,一般情况下,不会随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干预。但是,这只是对所在国企业。一旦企业的隶属关系发生变化,变成了“外国企业”,政府就未必那么开明、那么坦然、那么开放了。为了政府利益的需要,极有可能对被收购企业进行政府干预。

中海油当年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没有成功,就是一个例证。而中铝收购力拓在最后时刻被澳大利亚政府“推翻”,也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在收购成功以后,如何处理好与加拿大政府、美国政府等的关系,以及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被所在国政府抓住“把柄”,也是中海油必须高度重视与关注的问题。

最后需要提醒中海油公司的是,由于国外企业大多都是多元化、混合型发展,也就是说,多数企业除了实业投资者之外,还有资本投资者,亦即国际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很大。如果收购完成以后,不能有效处理好与国际资本的关系,让国际资本能够有效配合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运营与发展,并建立有效的进退机制,让国际资本既不能对企业形成过度干预与冲击,也让国际资本不产生被忽视的感觉,对中海油公司来说,也是严峻的考验。

一旦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为国际资本所掌控,风险就会越来越大。这方面,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如何应对,如何适应这样的管理方式,对中海油来说,需要高度重视。

总之,中海油成功收购尼克森公司,应当感到高兴。但是,高兴之余,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如何把企业经营好,让收购成为中国企业全面走向海外的一个成功典范。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虽然在法定程序上已经接近完成,不会再有大的变故。但是,收购以后怎么办,会不会成为中国企业进军国际高端市场、高端领域、基础领域的成功典范,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更有待中海油公司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努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