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的起起伏伏
2013-02-26 来源: 财新网
财新专栏作家Mark Mobius:中国股市在2012年犹如坐过山车,对未知因素没有多大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大概觉得这一趟的过山车坐得心惊胆颤。确实,根据多种指标,去年中国A股的疲软表现让人失望,但如此规模的市场,不能以“好”或是“糟糕”来概而论之。因此,和大多数市场人士不同,我对中国的前景仍表示乐观,并会继续寻找中国的长期投资机会。正如约翰·邓普顿爵士的一句名言:“大众最悲观的时候是买进的最佳时机,大众最乐观的时候是卖出的最佳时机。”
例如,从我们团队的价值角度看,中国的国内股市目前相对便宜,截至2013年1月中旬,上海A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2倍。虽然我们相信,盈利下调可能已经见底,但整体而言,股票估值并没有比2008年的低谷高出许多。
散户投资者动摇市场
过去十年的初期,中国股市扶摇直上。追踪上海股票交易所挂牌的A股和B股的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从2005年的1000点左右,一路攀升到2007年10月的6000多点。在这之后上证综指暴跌,拖累大批中国投资者。虽然市场随后收复部分失地,但在2012年12月跌回了四年来的最低点,截至1月中旬,上证综指徘徊在2300点之上。散户投资者的投资活动约占了沪深A股市场的80%。因此,散户投资者情绪是影响市场波动的主要推动力。(欲了解更多有关中国不同股市的信息,请参阅我之前的文章“中国股市ABC”。)
政策的力量
投资者对于中国股市的情绪最近略有改善。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于年初提出,可能扩大可投资中国A股的外国投资者的范围,看似是要助市场一臂之力。中国A股受到严格的资本管制,对多数外国投资者来说基本上无法企及。更加开放、透明和平等的交易环境应当会受到欢迎。
在过去,政策措施基本上是中国股市飙升的催化剂。中国超过90%的人口阅读同样的新闻报道,重要政策的宣布和改革计划能触发大规模的市场情绪反应。我相信,随着改革政策逐渐落实,中国投资者会开始大批入市。投资B股和香港H股以及红筹股的外国投资者更容易受影响,因为资金源源不断流入新兴市场股票产品。2012年全球流入新兴市场基金的资金超过了500亿美元。因此去年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整体表现超过了A股。当然,以往的表现并不预示了未来的成绩。
追求上进
我们预计,随着中国中产阶级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更多个人资产会进入储蓄和投资。20%或更高的工资年增长让许多中国消费者获益。此外,城市化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政府投入更多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和经济适用房,以及为城市的新移民提供社会保障、教育和保健福利。
中国新一代领导人
看起来新一代领导人正带领中国走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他们似乎已制定了一个强大的改革方案,拥有具体的时间表和目标。
新一代领导人也计划提高决策的效率。中国的十二五规划(2011年推出)应当会鼓励经商,推动中国经济重新平衡,更依赖国内消费,并改革金融系统和社会福利系统。新领导人应当拥有相当大的利率调整余地来帮助推动经济。2010年到2011年期间,中国的利率增加了五倍,目前的借贷利率为6%。这意味着,如果需要刺激经济,领导人有相当大的空间来下调利率,因为全世界多数主要经济体的利率要低得多。
虽然许多投资者把波动看做是不利因素,但波动会带来一样东西——机会。今年,中国可能会遭遇一些挑战,也包括波动。但如我们现在所见,我们认为,在新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股市的展望良好,我们计划跟着市场搭个顺风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