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人民币:2013何去何从
2013-03-21 来源: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香港、台湾、伦敦、新加坡四大人民币离岸中心路在何方?
EC网:近期,人民币的离岸中心这个话题是比较热门的,其中香港作为一个官方比较认可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也很快,而且中国银行对台湾的人民币业务也全面启动,前一阵已经破了56亿,工行也成为了新加坡人民币业务的一个清算行,伦敦也准备与我国签署货币互换的计划。您认为这四个地方,香港、伦敦、新加坡、台湾,他们作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会有什么不同吗?
谭雅玲:发展方向肯定是不同的,我比较认可香港作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因为毕竟是一国两制的一个特色,而且相对于香港和内地是在一个体制之下的两个市场板块的运营,所以这样对于中华民族利益最大化,应该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我们的香港市场是非常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这是得到世界的认可的,但是我们中国内地的改革是在摸索和前行过程之中,它要逐渐的向香港靠拢,而且要跟国际化对接。所以,如果能够把香港市场做好、做强的话,对中国人民币最终走向国际化,最终自由兑换是非常有好处的。
还一个亮点应该是我国的台湾,我们跟台湾的人民币开放程度,可能对两岸的统一会非常有好处,我们是通过经济的促进,来达成政治上的共识,这样可能对中华民族的利益最大化,也是有好处的。
我个人不太认可在伦敦或者新加坡,去过早的推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因为我们从国际金融的角度,它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定律的角度去考虑的话,任何一个货币的自由兑换是从内到外,先国内后海外,我们现在的人民币自由兑换,国内的夯实是存在着很大缺陷的,是在一个不健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去讨论人民币的国际结算。因为我们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叫做参考一揽子货币,但我们实际在执行和操作运营当中,是以单一盯住美元为主,我们的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交易量很大,但是人民币和其它币种的交易量非常的少,包括我们去年曾经推出一个人民币和日元的直接投资交易和结算方式,我们现在回过头去想,日元是一个在逐渐退化的货币,日本国际金融中心,是在逐渐影响力下降的这么一个区域,从这个角度去讲,我们把日元按照传统的惯例作为一个储备的币种,结算和交易的币种,但是我们和日元之间,日本这个国家特色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无论从投资、交易、结算的角度,我们进入日本市场能干什么?而日本的企业或日本的战略规划,它是想更多的渗入到东南亚的市场、中国的市场,包括它的行业和产业,它是在进行产业的全世界布局和转移,把本土的向海外转移,等于我们的对策和措施,是把日元进入中国市场的这条通道给打开了。但是,我们的企业要进入日本的市场,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所以我去年一直在说,我们的决策没有想清楚、没有想透,那么这样做起事情来,就非常的盲从。
所以,如果从人民币国际化或者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也好,海外的结算方式也好,投资方式也好,以我为主、以本为主,这个原则要把握好,而且我们现在整个的市场,是围绕着数量的概念去想我们的国际化步伐,数量的问题能够解决国际化的步伐吗?解决不了,它还是要靠它的品质、它的技术、它的专业,尤其是它的战略规划,能够实现人民币最终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身份,我们现在是身份不明朗、地位不确定,我们去讨论人民币的国际化,操之过急了,进展的流程和程序不太对路子,这样恐怕在金融复杂的面前,它不见得是一个机会,我个人的评价,它可能是在冒险,知识能量不足或者经验能量不足,是你自己的战略规划能量不足的前提下,不见得会给你带来很好的机会,应该是在冒险。如果从2007年看到现在,我们自认为我们没有金融危机,我们有很大的机会,但是我们现在回过头去梳理,我们的机会在哪?恐怕我们付出的成本和付出的代价和损失,或许可能会更大一些。
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风险在哪里?
EC网:如果说香港和台湾对我们还是长远有利的,但其它一些地方,可能这个风险也会非常非常大?
谭雅玲:对,因为是在我们内生性不足的前提下去做海外的想象力,它是想象力的一种,因为好像更多人在期待人民币,但我们要去琢磨,它期待人民币的根本原因在哪,人民币是在升值,所以他会囤积人民币,会持有人民币,但人民币在整个的国际板块,在国际资质当中,有没有明确的地位?没有,外汇储备当中,外国人持有中国的人民币,叫做什么?不能公开的外汇储备,它不具备合法身份,那么如果你在货币升值的时候,别人要持有你,如果你的货币贬值了呢?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金融危机,货币贬值的时候,大家是要抛售的,恐慌性的抛售,那么对中国来讲就不见的是好事了,它或许是更大的灾难了。
所以,我们要参照金融危机很多历史经验教训,去想我们的汇率到底怎么把握?第二,要从货币的资质和它本身准确的定义角度去权衡,它的程序应该怎么走,它的步骤应该怎么走,它的战略设计到底应该怎样规划,我觉得这样才是对中国的货币真正走向自由化一个必经之路,而不是凭着一种情绪,或者一种比较极端的投机套利的状态去考量我们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面对日、美、英的货币联盟,人民币该剑指何方?
EC网:还有刚才您提到日元的问题,近期日元这个话题也很火爆,甚至有一些阴谋论认为,G20峰会的本后,其实是日、美、英的一个货币的联盟,您怎么看,日元是否还会持续的贬值?还有,1号那天,央行的副行长易纲也说,说中国已经做好了应对,而且他会充分的考虑国外量化宽松的现实环境,您觉得政府会做什么?如果作为企业来讲,他们也应该有预备,他们会做什么呢?
谭雅玲:我觉得你刚才说的美、英、日的货币联盟,定义非常准确,因为这三个货币都是要走全球化,欧元走出的是区域化,人民币要走向国际化,这样跟它的单一独霸的货币机制是有很大的冲突的。所以,英国不加入欧元区了,英国可能还会退出欧盟,日本是从不参与亚洲金融合作到参与亚洲金融合作,他是真正的扶持亚洲金融合作吗?不是,他是在破坏和阻碍亚洲金融合作不能成型。如果我们想,97年一直到这次金融危机之前的07年的时候,亚洲的金融合作做的是非常的高涨,而且做的是非常有成效的,但是这么多年还有人谈亚洲金融合作吗?亚洲金融合作的成果和成效越来越小,其中跟日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毕竟它是在亚洲板块非常大的一个发达国家,非常大的一个自由货币。所以如果从这些角度去议论的话,又回到日元贬值,日元贬值确实是,大概三个多月,贬了20%,确实幅度很快,但是大家对这个幅度快的过程忘记了它的历史背景,日元升值升了两年多,而且它是一个出口主导型的国家,更何况他在前年有大地震,大地震了日元不是在贬值,日元是在升值,这都是非常蹊跷的事情,它超出了日本经济本身的实际需要,企业本身的实际需要,它是为了什么?迎合美国的国际战略,美国人是要挤压欧元、排挤欧元,所以日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欧元升值,因为欧洲的氛围和欧洲的环境,并不能带动欧元升值,但是它用外围的货币在拉动它。而现在它为什么又容忍了日元贬值?我用了个容忍日元贬值,为什么?因为它把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端给挑起来了,而在日元没有贬值的时候,中日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极大,日本人憋了一股子火,中国人憋了一股子火,那么这个战争有可能爆发。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美国人纵容放任了日元贬值,为什么,让日本的注意力转向经济,从政治的紧张程度转向经济的收益层面,这样日本现在对中国钓鱼岛的问题是比较平和了,因为毕竟日元的贬值对日本的出口企业有好处,日元贬值对日本的所有企业,在全球的布局会增强竞争力,但是在过去美元一支独霸之下,美国人是不会让日元贬值的,但是现在美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全球战略的需要,他容忍放任了日元贬值。
所以,一个货币的贬值,不应该是以本国的利益为主,但是现在很多货币不是以本国的利益为主,包括我们中国的人民币,我们叫发展中国家,我们现在阶段的发展水平,能够承载现在人民币这种单边快速直线的升值吗?承受不起,第一,它违背了规律,我们的汇率升了6年多,所有的商品价格、资源价格,包括货币的价格,都经过了四轮,两轮上涨、两轮下跌,我们只有一轮,那我们跟所有的规律是完全违背的,是最大的风险。第二个角度去想,我们自己的经济承受得起吗?我们的文化习惯或者文化偏好,是愿意把好的东西告诉外国人,告诉世界,但是我们自己难言之隐在哪?我们自己不可承受的痛苦在哪?出口企业最知道。也就是因为我们的货币不断的升值,单边快速的升值,他们的利润空间在减少,他们的利润收获在减少,他们付出的是代价,付出的是损失,简单的一个产品耐克鞋,过去的生产基地主要在中国,现在美国人不把这个基地放到中国了,把这个基地放到了越南,耐克鞋更多的产品是在越南进行加工了,不是在中国加工了,这对我们中国的贸易会有好处吗?而你如果到美国的市场去看,购物商场过去我们看到的80%都是中国制造,因为那时候中国人出国最害怕买的就是中国制造,但那时候所有低端、大众化的超市基本都是中国制造,但你现在再去买这样的商品不见得是了,越南、印度、墨西哥、巴西,这些产品都上去了,中国的量是在减少的。所以你通过这么多年的货币升值,我们能够看到,大前年我们的贸易增量是在40%,前年是20%,去年不到10%,它跟货币升值有很大的关系。第一,现实的价格会杀伤我们的竞争力,货币汇率对贸易的滞后性,会拖累我们的贸易。所以,我们应该把很多循环的原理和市场最简单的基本道理搞懂,那我们就应该想,我们的货币到底应该升值还是贬值?而这个升值和贬值,应该是中国的出口企业为主,而不是外资的银行、经济学家为主,但是我们的市场舆论导向,是外国的经济学家、银行这些专家为主,他们期待人民币升值多少,人民币应该升值多少。他们到中国是干什么的?做业务的,他们做业务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是赚钱,他们是为他的利润、为他的收益而来。而我们的汇率,应该为我们的企业去担当,你这企业要有利润,那你的货币应该怎么拿捏?按照企业的产品能力、企业的品质能力,去考虑它的货币价格应该是多少,但是我们这6年多的升值,恐怕我们很多出口企业已经承受不起了,我们所谓有这种论调,货币的升值使得企业被迫性的转型,现在已经不叫转型了,叫转产!贸易没有收获了,它去做投机的生意、投资的生意,所以你看到更多的社会现象是,某某机构成立了,它叫什么?投资创业公司,它叫什么?投资技术公司,投资咨询公司。还像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们遍地开花的贸易公司、出口公司吗?没有了,它是一个转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转型的过程。而中国的经济总量当中,以贸易为主,这是我们过去一直惯性形成下来的,当然它的结构或者效率有问题,我们应该去改正、去修正,但如果是盲从的把贸易的份额降下来了,而且是被动的,是被别人挤压的把贸易层面给压下来了,那我们的经济就承受不起了。所以我们的经济增长减速跟贸易有没有关系?有很大的关系。第一架马车过去是贸易,现在第一架马车是投资,贸易成了第三架马车,这样的中国经济,在现阶段我们的发展水平和我们的发展能力不是好事,而是一件坏事,我们应该把这些东西梳理清楚,才能够正确的理解汇率到底应该怎么拿捏、怎么把握,这样对中国利益才是最好的。
我们30年是成功的,30年是初级阶段,我们未来要走的30年应该进入中级阶段,初级和中级最大的差异是什么?过去是产品数量的堆积和积累,未来是产品结构效率和品牌的研发,这个阶段要经历很长很长时间,发达国家走过、新兴市场国家走过,他们最短的是50年,最长的是150年,我们这个阶段没有走,而且我们现在跨上去了,走进了高级阶段,高级阶段是什么?扩张阶段,有了能力、有了水平、有了规模、有了数量,再去扩张,它得到的是利润,而我们只有规模、只有速度,没有品牌、没有品质,我们这个扩张是什么?消耗掉我们30年的积累,我们的贸易是个特别沉痛的教训。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中国现阶段的水平,包括人口红利,是要使我们的心能够沉淀下来,做我们现阶段发展应该做的事情,要加紧的研发,无论钢铁、无论贸易,要研发品牌,使品牌具有竞争力。那你数量的概念和速度的概念,就会有保障、就会可持续,而我们原来并没有品牌、并没有品质,只有速度和规模,别人用什么办法来对应我们,或者来调整我们?用价格来调整我们,他们的货币贬值我们的货币升值,他削弱的是我们的积累过程,削弱的是我们数量的概念。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个市场读的比较透彻、读的比较清醒,那我们的理性才会回归,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人民币涨跌拐点会在今年出现吗?
EC网:还有刚才您提到了,这个企业的竞争力方面,现在说中国人口的红利和您刚才说的墨西哥、越南这些国家相比,其实我们已经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了。您说,这种6年的持续升值,可以说让中国的竞争力也下降了,您对未来人民币的预期有什么样的看法吗?今年会出现这种拐点吗?
谭雅玲:我觉得涨的幅度有限,非常非常有限,我觉得今年对于市场来讲最大的风险是人民币贬值我们承受得起吗?因为,相对于货币贬值心理很混乱,相对于货币贬值投机是抛售。那么我们能够承受的了吗?,这么恐慌、这么混乱的局面吗?我觉得今年最大的挑战在这儿。第一,我们的经济本身并不支持人民币升值了,我们的贸易本身也不支持人民币升值了,所以我们想,去年的8月份一直到年底,人民币的升值跟中国经济的基本状态吻合吗?完全不吻合,它跟人民币过去6年的升值也完全部吻合,为什么?6年的升值炒的是什么?投机套利的是什么?投资是什么?中国未来的价值,而这半年的人民币升值是炒作行为,是对冲撤离和逃离这个市场这样的升值阶段,完全跟6年的升值过程完全不一样,6年的过程已经错了,没有任何警惕性、没有任何调节、没有任何自己的主见和自己的控制力,所以我觉得今年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会很大。那大家一定会问,那么美元可能就是升值?不见得,美元贬值、人民币贬值,就跟我们现在看到的,美元在贬,日元也在贬。美元的主线调整是非常有战略,是非常灵活的,所以,我们把世界的问题想的不能过于的简单,就像美国这么高端的国家,这么现代化的国家,这么全球化的国家,我们的市场舆论把它估计的过低了,而把我们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估计的过高了。所以现在讨论的是什么?美元和人民币平起平坐,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为时尚早,美元和欧元处在什么样的水平?他们叫什么样的货币资质?人民币叫什么样的货币资质?所以我提出的看法是,我们现在应该强化的是,在美元一支独霸的状态下,人民币的生存问题、人民币的发展问题、人民币的壮大问题。美元一支独霸是个现实,人民币完全和美元不具备同等资质和水平,我们怎么样改革自己?怎么样发展我们自己?是最紧迫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