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欢迎中国投资源于其经济不振
2013-02-28 来源: 观点
西方各国对于中国对其传统势力范围内的投资,往往表现得十分惊恐不安。据英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1日的评论文章指出,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公司可能对格陵兰矿藏的巨额投资惹得美欧“不靠谱的猜测满天飞”,从中国在该岛设立军事基地,到格陵兰将迅速从丹麦独立出去,各个版本都煞有介事。中国商人去年在冰岛买地惹来的风波似乎在重演,而且夹杂了更多极具吸引力的元素:格陵兰独立、能造核弹的铀矿、中国占据垄断地位的稀土,这些足以引发“一场暴风雪式的恐惧”。
有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正在加速推进海外并购。根据普华永道最近发布的报告,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量创下65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上涨54%。此外,趁欧洲债务危机的机会,收购欧洲企业资产的动作也非常突出。但在这些并购案中,排名前七的依旧是一些能源企业,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更多的倾向于保障自己的能源供应。
但就是这类看起来属于正常海外投资的行为,却在很多时候,被西方国家拿来进行肆意炒作。其实中国的很多海外并购行为,均属纯粹的企业发展走向海外的正常举措,本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之处。不管是民营还是国营企业,中国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被西方国家视为“中国崛起”的标志,中国企业“走出去”已从传统的商品出口发展到海外上市和海外建厂,再到大规模的海外并购,直到如今主动积极进行全球战略布局的新阶段。
尽管道路充满荆棘,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浪潮已势不可当。可是,很多西方国家却不这样看,他们更多的认为,中国的海外并购行为都是政府幕后策动的带有很强军事考量的目的。因此,每每中国企业做出一次并购行动,往往在西方世界引起很大波动,从炒作所谓的“珍珠链战略”,到中国公司接管瓜德尔港,再到如今的格陵兰投资,无不明确显示了这一点。
其实,中国在欧洲的并购行为,此前还有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事件,这就是去年最终尘埃落定的中坤冰岛购地案例。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在2011年计划斥资约880万美元买下300平方公里的冰岛土地,开发旅游度假项目。但是这一项目,却在西方国家引起了激烈反响,很多国家劝说冰岛方面注意中国的投资用途,甚至把该项目与军事联系起来,实在是荒唐之极。
没想到,如今在格陵兰,中国的海外并购再次遭遇冰岛式的尴尬。可以想见,地处美欧之间和大西洋中北部的格陵兰,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如果中国把这里作为军事基地,那么,中国海军就会随时出击以截断欧洲国家与美洲的联系,甚至中国的战略核潜艇可以以此为基地,轻易就把美国和欧洲目标纳入打击范围。特别是中国海军战略核潜艇部队再也不用因为潜射导弹射程问题而烦恼,不要说是最新型的094型,即便是如今已经落后的092型核潜艇,只要驶出港口潜入大洋,就能很轻易的威慑美欧的绝大部分目标。
但问题是,中国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打算,而且,西方国家也不会允许中国这样做。某些西方国家大肆炒作中国的这次海外并购行为,猜忌中国登陆格陵兰会有军事目的,是因为他们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落后。但欧美国家的这种努力恐怕不会有什么效果,格陵兰人对长期贫困落后的状况早已不满,欧洲要求他们拒绝到手的投资,却拿不出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正如格陵兰自治政府主席日前所说,格陵兰对中国、欧盟或任何国家将一视同仁,不会拒绝来自世界任何国家的投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