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网

跨境电商|外综服平台

 400-010-0660

首页 > 访谈 > 正文

2013中国怎么走出去花钱

2013-01-15         来源: 财新网

<![CDATA[null]]> 2012, another year of mediocrity,又是乏善可陈的一年。作为世界两大经济实体的中美两国,心无旁骛,大半年的精力都花在领导人换届上,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其间甚至风 波四起,还好阿弥陀佛,有惊无险,平安过关。中国的金融精英们,这一年基本也就是在接二连三的突发事件中传小道、看笑话,在等待观望中蹉跎到了年底。

  2013新年伊始,几句散文诗编织起来的梦想,尚未飞翔就被折断了翅膀,让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国特色的现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我们还是在商言商,谈谈今年中国对外投资的展望吧。

  一、 投资需求持续高涨

  尽管去年出口贸易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根据2012年9月底最新数据,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仍达3.29万亿美元,与2月底创下的历史最高点3.31 万亿美元相差无几。其实,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减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央行减少了向商业银行回购外汇,也就是说散在民间的外汇有增无减。与此同时,中国持有 的美国联邦政府债券从2011年7月的1.31万亿美元减少到2012年9月的1.156万亿美元。

  美国的“量化宽松”仍在以每个月400亿美元的幅度锲而不舍地进行着,而且至少要延续到2015年年中。同时,尽管两党都把中国当活靶子打的竞选终于过去,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呼声并未减低。

  这些因素都意味着中国人手里攥着的大量美钞可能持续贬值,而传统债券投资的途径越来越窄。加之国内股指屡创新低,以往惟一成功的投资领域房地产也一蹶不振。怎样尽快“走出去”把钱花掉,仍然是中国正在面临的重大课题,寻找合适的投资对象的需求将持续高涨。

  根据商务部2012年11月20日公布数据显示,去年1到10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3254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8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8%。

  不过,随着金融界人士在最新一届中央委员名单上的进出,主导中国对外投资政策和战略的一些重要部门,如央行、财政部,如中投及其他各部级央企, 其掌门人或升或调或退,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恐怕一直要到今年3月“两会”才会逐个落实。在此期间,国企即使要在对外投资方面再有不凡手笔,想必也要等到 人事安排尘埃落定之后了。

  二、 投资地域多元化

  2012年中国在美国最大的投资案是民营企业万达集团对电影院线AMC的收购,投资额为26亿美元(其中包括承接20亿美元的债务)。这也是有 史以来炎黄子孙在美利坚的最大并购。紧跟其后的是中石化对Devon能源公司的25亿美元的投资。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公司在美直接投资63亿美元, 创下新纪录。

  然而,2012年中国在美投资最著名的案子却是三一集团关联公司Ralls的一笔投资金额估计只有几百万美元的风电场收购。因为项目靠近美军实验基地,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CFIUS) 介入调查,命令中方立即撤出,连设备拆除搬迁都只能由政府批准的美国公民完成,搬出的发电机也不得随意转让。一怒之下,三一将CFIUS连同后来签署命令的奥巴马告上联邦法院,开了中国公司跟CFIUS斗法的先例。至本文截稿期,双方还在等待法院关于司法管辖权的裁决。

  几乎与此同时,2012年10月8日,美国众议院发布调查报告,阻止华为和中兴在美国的销售经营。11月14日国会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要求国会加大对中国企业在美国境内投资的审查力度。

  至少在近期内,美国国内民粹主义、意识形态、军事敏感、贸易保护主义等诸多因素将恶化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环境。另外,美国股市已恢复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房市也在迅速回暖,在美国廉价并购的机会愈来愈少。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中国投资人不得不把注意力更多转向其他市场。以国家主权基金中投为例,2012年的直接投资重心明显集中在了欧洲,如 以7.26亿美元收购英国希思机场控股公司10%的权益、以估计10亿美元收购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8.68%的权益、以大约30亿美元购买可转换成俄罗斯 钾肥公司Uralkali普通股的债券等。

  以往对中国投资一直持欢迎态度的另一北美国家加拿大,目前也有紧缩审批的趋向。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案,中海油对加拿大Nexen 石油公司的151亿美元的收购,几经周折,终于在12月7日获得加拿大政府批准,但是加拿大此次虽然网开一面,却宣布下不为例,从此关上了外国国有企业收 购加拿大油砂公司控股权的大门。加拿大国内保守势力一直在强烈质疑任由外资,尤其是中国国企控制加拿大重要资源的政策。中海油此次被放行,只会更加深加拿 大民众对未来投资案的抵触情绪,中国投资人在该国的前景不容乐观。

  投资地域多元化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大势所趋。

  在南美巴西,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量已达250亿美元,巴西一些小学也已开设中文课,中国势力的扩张可见一斑。

  在非洲,自200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非首脑论坛以来,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为了争夺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甚至还发生了有中国政府基金卷入的第一桩敌意收购案。2012年10月23日,中国私募股权公司鸿商集团提出对澳大利亚Discovery Metals公司进行8.3亿澳元的敌意收购(hostile takeover),意在拿下该公司在博茨瓦纳的铜矿。其中最引起国际财经媒体瞩目的是,作为鸿商的投资伙伴,中国政府的中非发展基金竟然也会参与国际敌意收购。(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国投资从业人员的逐渐成熟。)

  三、 投资行业多样化

  迄今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最大项目几乎一色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矿产、农业资源。

  能源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投在北美的油砂、页岩油投资(总投资已近100亿美元)、中石化在尼日利亚的25亿美元的油田收购。

  矿产投资的典型例子包括中投对加拿大Teck Resources的15亿美元的投资、兖州煤业对澳大利亚Felix的35亿澳元的并购。

  在农业资源方面,中国企业前两年在加拿大Saskatchewan看过几个钾矿后一直没有下文,业界以为中国对国际钾肥资源已经失去了兴趣,直到2012年11月中投宣布对俄罗斯钾肥公司Uralkalide 30亿美元的间接投资,才发现中国杀了个回马枪。

  可以预见在2013年,至少是中央国企,境外投资的重点仍将是能源、矿产、农业和基础建设。

  与此同时,随着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和境外投资审批权的下放,境外投资的集中领域将不断扩大。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电影院 线,标志着中国企业对服务业的重大挺进,中国企业在娱乐、酒店、金融和信息技术方面都开始有大量投入。制造业方面,汽车零件、飞机、游艇、重型机械等都会 继续受到关注。中国的家具制造商、轮胎厂、太阳能光板公司等,为了减少反倾销等贸易限制的影响,将会加大投资境外制造基地和经销网络。不过,随着各国对可 再生能源项目的政策补贴的减少或取消,中国企业对境外太阳能或风力发电场的投资量恐怕会大幅缩减。

  从投资规模来看,由于民间对外投资总量的增加,大多投资案的规模将趋于中低,在几百万至一两亿美元之间,各投资中介恐怕须调整以往只盯着中央国企的战略,更多地在中型项目中寻找业务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地域多元化、行业多元化,对专业投资人才的需求还将飞速增长,而如何招募、物色、培养人才,仍将是各大企业所急需解决的课题,解决不好,人才紧缺恐怕将成为境外投资和投后管理的最大瓶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