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要让日本人意识跟中国作对是丢饭碗的事
2012-10-10 责任编辑: Rock
中日两国的关系因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对于一个极度依赖出口的国家而言,日本没有理由不担心,一旦双方经贸关系恶化,其正在谋求的贸易战略将再受打击。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玮上午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日经济制裁应主要针对民用的东西,让日本人意识到,跟中国作对是丢饭碗的事,从而产生经济威慑力。
经济制裁打经济牌日本将遭重创
早在2010年时,在日本海岸警卫队在钓鱼岛附近扣押撞击中国渔船后,中国就曾宣布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两个月,这给当时的日本制造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多数国际问题研究专家认为,在当前局势下,中日较量不可避免波及经济领域。
著名日本问题专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玮上午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中日两国经济依存度高,若打出经济牌,日本必遭受重创。
日本和中国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1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进出口,占到了中国进出口总额近10%,达到3448亿美元,其中出口1834亿美元,进口1614亿美元。
众所周知,支撑日本制造业出口的一个主要市场是中国,同时,中国又是日本重要的进口市场。“2007年日本成为中国的最大进口对象国,日本对中国市场依存度很高,中国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意味着巨大的产品需求,这对日本而言是挡不住的诱惑,日本对此非常清楚。”冯玮指出。
中国主要对日出口产品
煤炭、原油、纺织品、塑料、橡胶制品、皮革制品、鞋帽伞、农产品等
日本主要对华出口产品
钢铁、机械产品、电子产品、锅炉等
痛到肉里跟中国作对是丢饭碗的事
冯玮认为,对日经济制裁应主要针对民用的东西,让日本人意识到跟中国作对是丢饭碗的事,从而产生经济威慑力。
冯玮指出,经济制裁的对象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首先是制裁那些可以在其他国家市场找到替代物的,包括日本产业结构中最经不住摧残的,比如汽车、相机,电子产品。另外,无关中国民生的,对于那些在中国制造的日本货,不要制约,而要在进口方面制约。
“日本政府花20.5个亿的日元购买钓鱼岛之后,日本网民已经骂成一片,说拿着纳税人的血汗钱乱花。日本民众都是口头爱国者,一旦经济利益受损他们就屈服了。对日经济制裁主要是起一个经济威慑作用,并不是完全抛开日本经济,教训一下,让他们痛到肉里便能长长记性。”冯玮说。
寻找替代中国经济所受影响有限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对日本经济的依赖程度却没有那么深,中国的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其次是欧洲,日本的比重正日趋下降。中国完全可以减少从日本的进口,扩大从其他国家的进口。但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如果缩小,其他国家的市场却难以替代。
据悉,中国主要依赖于日本在制造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如果经济战全面升级,不排除日本停止对中国输出技术的可能,但这恐怕很难对中国形成实质性打击。中国仍可从欧美发达国家寻找替代,另一方面,这或许反而有利于中国在工业技术方面的升级改造。
如果最终上升到经济体的对抗,日本经济受伤会更加严重,甚至将遭受全面冲击。对此,日本国内方面也心知肚明,很多日本经济界的专家近日接连发表看法指出,应该让日本消费者认识到中国市场对日本经济的重要性,如果中国动用经济牌来敲打日本,日本企业将遭受严重损失。
民间反应大量原计划赴日游客退团
日本宣布将钓鱼岛“国有化”,激发中国内地新一轮的反日情绪。在民间,北京、上海部分原定在“十一”黄金周到日本旅游的民众纷纷退团,在官方层面,国家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取消会见日本福岛县知事,山东省一个访问团也取消赴日。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相关人士表示,自日本政府宣布所谓“购买”中国钓鱼岛以来,近日已有部分北京游客开始退出赴日旅游团。上海旅行社消息称,截至目前,已有大约两成的客人出现退团现象,赴日游客们担心受近期局势影响,日本当地不安全。
自9月起,钓鱼岛事件持续发酵。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称,日本旅游市场的预订在近期有所下降。同时,也不排除大批中国游客取消日本游的可能。专家建议,要高度关注钓鱼岛事件可能引发的旅游合同违约事件以及中国赴日游客的安全问题,必须加强中国公民的海外领事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