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推进金融合作吸引海湾资金“向东看”
2012-09-25 责任编辑: 邱刚 来源: 中国网
在宁夏举办的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金融合作分会上,首份中阿金融市场建设领域的民间合作文件——《中阿金融发展战略框架倡议》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中阿经贸合作从实体贸易逐渐拓展到金融业等虚拟经济领域。《倡议书》将在国际金融市场合作,维护中阿金融市场稳定,消除金融壁垒,加强双边贸易中本地结算,建设中阿对话机制,完善风险与管理机制等方面发挥作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齐同生在会上表示,近年来中阿贸易额每年以近30%速度增长。然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双方进一步合作潜力巨大。
据了解,虽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总额快速增长,但主要集中在石油、机械、纺织品等实物交易,而金融合作一直是中阿经贸合作的“盲区”。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随着中国外贸不断发展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如何用好外汇储备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对于阿拉伯国国家尤其是海湾产油国来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随着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海湾国家积累了大量资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未来5年,海合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国家还有超过6000亿美元的石油收入需要多元化的管理和运用。
根据阿布扎比投资局年报,目前海湾国家金融机构的投资区域布局35~50%投向美国,25~35%投向欧洲,10%~20%投向亚洲发达国家,而新兴市场国家只占到15~20%。
然而,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海湾国家对欧美的金融资产投资的损失相当惨重。
张燕生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海合会国家和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重大战略调整,也就是“向东看”,是对当前金融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进行的调整。
从收益情况来看,根据阿布扎比投资局数据,投资发达国家收益率是5.95%,新兴市场的收益率是8.99%,全球平均收益率是6.27%,而投入中国的收益率是世界各个地区最高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海湾国家对下一步开展中阿双边金融合作都有着重要的战略需求。”张燕生说。
今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与阿联酋中央银行在迪拜签署了规模为350亿元人民币/200亿迪拉姆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此外双方还商定扩大两国在银行、证券等金融领域的合作。
中东地区三大银行之一、阿联酋国民银行本月10日也宣布正式在北京设立中国代表处。这是该银行在中国设立的首家代表处,旨在加强对本地市场的业务支持,同时帮助海合会国家拓展全球业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