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恒敏:促进出口增长 哪些政策可期
2012-08-28 来源: 观点
24日至25日,温家宝总理在广东就“稳定外需、加快外贸转型升级”进行调研。温家宝指出,当前,要高度重视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出口稳定增长。
今年我国外贸增长目标为10%,1-7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1%,这意味着今后5个月的进出口增幅必须加快,才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但是7月份后,沿海主要省市出口增速反而明显放缓。针对这一情况,温家宝要求“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做好必要的外贸政策储备”。
有哪些外贸政策可以储备呢?
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上升是近年我国外贸竞争力相对下降的重要原因。西部出口增速快于东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外贸增速追赶甚至未来可能超越中国,很大因素是人工成本比价效应造成的。这种产业分工是客观趋势,政策基本没有文章可做。
原材料成本。煤炭过剩,电力稳定,石油波动,其他重要原材料价格也多有下降。政策作用空间很小,不存在降低重要原材料价格减轻企业负担的问题。
运输仓储成本。海运巨亏,仓储属于大力支持的行业。政策主要能做的是降低高速公路收费,但会遇到层层阻力。
资金成本。今年6月温州市金融办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当地61%的民营企业认为资金紧张,平均资金缺口为22%。央行连续两次降息释放货币放松预期,但由于实体经济不振,更多的企业投资欲望不强。今年上半年,不少银行出现罕见的放贷难。一边是民营企业缺钱贷不到,一边是银行钱多放不出去,主要问题卡在担保环节。这就需要国家作为“中间人”发挥信用作用,解开这个死结。这是促进外贸增长政策的最重要着眼点。
税收成本。出口退税是支持出口企业的重要政策,仍有发挥更大作用的余地。温家宝指出,要“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及时退税。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特别要注意发展对小微企业的信用保险,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短期险业务试点,落实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安排”。其中已经蕴含了重要的政策,需要的是落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