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网

跨境电商|外综服平台

 400-010-0660

首页 > 外贸资讯财经纵深 > 正文

全球能源价格上涨 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

2012-09-26      责任编辑: 邱刚         来源: 国际商报

<![CDATA[]]>

美联储决定一出,油价即出现上涨。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结合上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验,宽松的货币环境将刺激投资者风险偏好,大量资金将涌向股票和石油等风险偏高的领域,并推动市场价格上涨。

北京时间9月14日凌晨,美联储在结束货币政策会后宣布,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每个月将向美国经济注入400亿美元,直到疲弱的就业市场持续好转。此外美联储还承诺将超低利率进一步延长至2015年。受此影响,国际油价上涨。

美国这种通过大量印钞来拯救经济的方式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学者认为从前两轮量化宽松的实施来看,流动性的注入与美元贬值均会导致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最终将传递至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使得中国通胀压力加大。

能源价格被推高

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开放式购债,未设置明确的时间节点与购债数量,相比前两轮政策更为灵活。这意味着在当前美国银行业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开放式购债势必将继续增强货币流动性。

受此影响,作为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等大宗能源商品价格在未来很可能将继续走高,中东主要产油国特别是海湾国家的经济将从中受益。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结合上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验,宽松的货币环境将刺激投资者风险偏好,大量资金将涌向股票和石油等风险偏高的领域,并推动能源市场价格上涨。

除美联储新一轮货币刺激政策外,原油市场交易员还密切关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动荡局势。据统计,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石油生产约占全球的40%,而该地区持续的抗议活动和暴力冲突给其石油生产构成风险,为油价上涨提供动力。

9月14日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30美元,收于每桶98.31美元,涨幅为1.34%。10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则上涨94美分,收于每桶116.90美元,涨幅为0.81%。

国际能源机构的负责人已表示强烈反对任何使用的紧急石油储备,除非出现供应短缺。

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热钱的流入和过多的美元追逐有限大宗商品引起的价格暴涨给中国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

热钱(主要是美元)流入中国,扩大了外汇占款的规模,直接导致我国基础货币供应的被动增加。在银行高昂的放贷热情下,外汇占款的增加又会引起经济中广义货币(M2)供应的快速增长。

未来一段时期,由于人民币升值及与发达国家息差扩大的压力将持续存在,国际游资流入中国的动力也将持续存在,因此可以预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重启,在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的同时,也必然加大热钱流入中国的力度和规模,增大我国通货膨胀之压力。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增加国际市场美元供应,美元将进一步贬值。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度量衡,美元贬值与泛滥的全球流动性将共同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行。

在高进口依存度和能源、原材料及部分农产品严重依赖进口这样一种贸易结构下,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和迅速地传导至我国,引起国内价格水平的上升。

一些投资者估计,美联储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期刺激经济增长,那物价会随之上涨。这一举措会让美元大量流入市场,使其被削弱。更多的经济活动也会加大需求量,拉高美元标价商品的价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