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指数VS现货交易平台 对手?伙伴?
2012-05-23 责任编辑: Mr.War 来源: 钢企网
2010年,铁矿石年度定价体系崩溃后,新的铁矿石交易方式和定价模式一直悬而未决。而对于铁矿石定价话语权的争夺从未停止,从铁矿石价格指数的风起云涌到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风生水起,其核心都是为了争取铁矿石价格的国际话语权。
当前,指数定价方式大行其道。铁矿石价格指数大致分为国内和国际两种。国内较有影响力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主要有: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和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共同发布的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由新华社发布的新华-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等。而目前国际通行的铁矿石指数分别是普氏能源资讯(Platts)的普氏指数、环球钢讯(SBB)的TSI指数和金属导报的MBIO指数。
目前普氏指数是三大矿山(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普遍认定的参照标准。淡水河谷和力拓采用基于普氏指数的季度定价,必和必拓则是在普氏指数基础上采取更灵活的定价。但普氏指数由于“仅为估值,很容易被三大矿山的利益群体操纵”而饱受业内诟病。而对于国内的铁矿石价格指数,虽然公众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但受制于国外矿山的强势地位,目前国内的铁矿石价格指数影响力和应用程度有限。
作为后起之秀的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是否会取代铁矿石价格指数,成为新的争取铁矿石国际话语权的利器呢?目前众所周知的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是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和环球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是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发起设立的,设在北京,已于2012年1月16日启动;而Global Ore,即环球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由必和必拓发起,设在新加坡。当前初具规模的是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其现有的平台发起会员包括国内大型钢企、贸易商和国外知名矿山等。
从根本上来看,铁矿石价格指数和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都不是决定铁矿石价格的唯一工具,更不可能完全替代现有的交易方式。因此,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将无法取代铁矿石价格指数,两者会长期共存,为铁矿石交易提供多元的参考工具。
一般来说,一个现货交易平台是否能对市场产生影响力,取决于该平台的参与方,以及基于该平台产生的交易量的多少。以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为例,目前其平台的发起会员有:宝钢集团、武钢集团、鞍钢集团、首钢集团、莱钢、中钢贸易、中信金属、FMG、力拓、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等等,国内大型钢企、钢贸企业和世界前四大知名矿山都位列其中。
但短期来看,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上的交易量有限。受限于会员费和交易手续费,多数企业仍将对平台业务保持观望的态度,即使是成为平台发起会员的多数企业也不例外。据了解,目前会员的年费为3万/年或五千美元/年。而手续费则根据交易的铁矿石量,按0.125元(0.02美元)/吨征收。粗略算之,如果在这个平台每年交易100万吨铁矿石,将会产生12.5万元(2万美元)的手续费,这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这笔费用或将会成为“拦路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平台的实际交易量的发生。同时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公众对于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也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因此,短期来看,交易平台所形成价格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有限。
而对于铁矿石价格指数来说,以中国铁矿石现货价格指数(CSI)为例,其样本数据全面、数量众多,区域分布广泛。其进口矿的采样点涉及10个港口,即:大连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宁波港、湛江港和防城港。这十大港口铁矿石吞吐量占沿海总量的73%。
受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交易量的影响,虽然其交易的产品按品质类型涉及到粉矿、块矿、球团矿和造球精粉,所以其交易的数据难以反映整个市场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块矿和球团的铁矿石价格指数来说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CSI。
尽管我们无法根据现有情况预知未来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发展前景。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只开展铁矿石现货贸易的相关业务,不发展期货、掉期和其他金融衍生品业务。可以肯定的是,争夺铁矿石定价权任重而道远,而铁矿石价格指数和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都不是决定铁矿石价格的唯一工具,更不可能完全替代现有的交易方式,所以不能对两者寄予过高的期望。目前国内有关部门和机构正在进行铁矿石期货可行性研究,预计铁矿石将与其他大宗商品一样,逐步走向期货与现货竞价交易相结合的市场化定价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