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暂关新闻站栏目> 外贸电子期刊> 进出口经理人> 2012> 2012年第4期 > 正文
世界海关组织倡导贸易便利与安全并举
2012-05-21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安全被简单理解为减少贸易摩擦、消除贸易障碍、推行贸易自由化。与此同时,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和贸易摩擦的频繁产生,世界海关组织(简称WCO)对海关与商界之间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策略转移,从对贸易角度的促进到对企业本身发展的关注,从集中于跨国之间海关的义务,到倾向于跨国之间商界的责任,从以简化通关程序为目标,转向为实现整个的供应链便利化,国际海关职能的悄然转变,使海关与商界伙伴关系上升到一种“战略”的高度。
然而,随着9.11恐怖事件的发生,为打击恐怖主义保证边境安全,美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其海关改组为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Bureau,简称CBP),成为国土安全部的下设机构,强化边境保护职能。紧接着,CBP推出并实施了旨在加强贸易供应链安全的“集装箱安全计划”和“海关商界反恐伙伴”,其他国家海关机构都纷纷审查和调整各自的管理体系和手续,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海关也进行了改组,突出边境保护职能。2002年,WCO成立50周年纪念之际,各成员国海关领导人认真思考了未来影响海关有效监管和高效运作的主要问题,21世纪海关发展规划首次被提上日程由各成员国进行讨论。经过研究和讨论,各成员普遍认识到,海关面临着国际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犯罪如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政府和公众对跨境问题带来的问题如消费者安全更为关注。2008年6月的WCO年会上,《21世纪海关》作为指导性政策文件正式讨论通过,主题是“加强贸易便利和边境安全,促进提高发展水平”,这是重塑海关角色的蓝图文件,预示着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愈发开始重视国际物流的安全。
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受外界影响较大
WCO诊断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变革和国际分工的转移,海关面临的外部驱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及时配送、低库存和多式联运等创新的商业管理模式,给海关贸易供应链监管带来更大压力,同时商界也要求海关打击走私、低开发票、原产地瞒骗、误归类、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活动方面更为公平。 2. 国际贸易供应链容易受到恐怖主义的影响,恐怖主义可以中断供应链以阻碍国际贸易,有组织企业犯罪集团可能通过流动网络走私危险的、有害的、禁止的物品,进行洗钱、贩卖假冒物品等犯罪活动。 3. 社会和公众把走私货物,尤其是受限制的和危险的物品如毒品、武器等跨境,视为严重问题。社会期望海关能确保货物达到相关质量和安全标准,关心其对公众健康、动植物群和环境的威胁。 4. 海关在保证贸易安全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但这一任务不可能由海关单独完成,必须有政府最高层的参与,由政策层的影响来推动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同时,维护贸易安全与推进贸易便利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双重价值目标,也是海关塑造自身职能的重要机会。偏离这两个价值目标或者孤立地追求某一价值目标,均会使海关改革与发展的进程遭遇挫折与困境。 强化海关使命目标,由各国海关具体实施 海关的作用体现在监管进出境货物,确保国家利益,保障财政收入。主要使命是确保跨境货物流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打击走私,保护边境,同时便利合法贸易。各国公认的目标是:
1. 建立清晰而明确的标准,加强货物和人员国际流动监管的准确性、可预测性和安全。 2.消除国际贸易供应链中不必要的重复和延迟,如多次申报和查验的要求。 3. 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上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国际贸易体系建设。 4. 创建有益互利的伙伴关系加强海关与其他国家海关、海关与商业以及海关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 5.加强海关能力建设,促进守法管理和贸易便利化。 明确未来海关建设原则,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为实现上述使命和目标,WCO提出了未来海关发展与管理的十大建设原则: 1. 全球海关网络:一是要求进口、转运和出口方提供符合国际传输标准的数据,采纳WCO货物单一代码和跨境数据元;二是实现不同国家数据库的互联与协调,以促进海关间的数据交换; 三是在进口、转运和出口方之间,制定互认和协调协议,消除在国际贸易供应链中不必要的重复监管措施。四是设立标准,促进各国海关对“经授权经营者(AEO)”的互认;五是制定海关之间信息交换的规则,如数据保护。 2. 协调边境管理:充分认识到在货物监管方面海关应作为边境管理主导部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更有效地保护边境安全;引入电子单一窗口,使贸易界只需一次向指定部门提交信息和单证。 3. 情报驱动的风险管理:重视操作和组织两个层面的风险管理,有效配置管理资源,注重风险反馈和学习机制的建立,加强海关的预测和前瞻能力。 4. 海关商界伙伴关系:与可信赖的经营者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关企相互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实现互利共赢。 5. 现代管理方法、手续和技能:为应对日趋复杂的管理环境,海关应采用创新的现代管理方法,重点是从以单票为基础的监管走向以系统为基础。 6.有利的技术和工具:充分利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以加强风险管理,如使用非侵入式查验设备和技术。 7.赋予海关权力:完善法律发挥,赋予海关适当权力,以加强执法,要求商界提前提供信息,允许与其他海关的信息交换。 8.专业并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文化:加强培训,建设海关文化,重视变革管理,坚持客户导向,尽可能降低给合作贸易带来的管理负担。 9. 能力建设:“全球海关网络”的实现有赖于专业而有能力的成员国海关;通过WCO“哥伦布计划”,加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海关的伙伴合作。 10. 廉政建设:深刻认识廉政对现代海关的核心作用,实施WCO关于廉政的“阿鲁沙宣言”。 认清国内外形势,稳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从未停止,全球经济一体化随之深入,各国都能从一体化进程中获得利益,安全防范不可能永远处于最高级。在紧张和严格的实行安全措施后,经济还是要发展,贸易流通的便利化还是现实问题,因此平衡贸易安全与贸易便利的最终任务便成为海关目前和今后长期的工作宗旨。《21世纪海关》是国际海关界对未来海关管理环境、角色定位、发展方向的共性的探索和共识,具有充分的前瞻性和理想性,同时又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该方案公布实施后,很快在国际海关界引起很大反响,亚太地区海关也将其融入地区战略规划,开展研讨和实施。 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量、贸易额不断增长,逐年创立新高。2011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值达36420.6亿美元,增长22.5%,监管进出境货物33.2亿吨,进出境人员4.3亿人次,分别增长12.6%、8.1%。截至2012年年初,我国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贸易和议定书,同123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多边贸易议定书,关税总税率降低为9.8%,为我国有效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巩固了我国开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作者单位:世界海关组织亚太地区情报联络办公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