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如何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2-05-14 责任编辑: Mr.War
按现有的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未来中国可能变成一个“资源稀缺大国”。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做去。
一是应该警惕一些国家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平台,将不合规的利益合法化。二是应更加熟悉和善用WTO规则,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稀土资源出口配置和管控工作。三是全面“推动绿色崛起”,本着发展绿色经济的责任,努力提高冶炼回收循环技术,通过高科技开发、大企业经营培植来做大“绿色矿业”,并充分运用我国当前领先的稀土研发技术,组织形成产学研一条龙的成熟产业链。四是全面提高稀土应用开发的附加值,做强做大我国稀土产业,为世界新能源新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我国的稀土应用只偏重几个方面,如:磁性材料、发光材料等。其实,稀土还可以应用到附加值很高的产品当中,譬如光纤通信等,但这些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再者,要提高稀土产品的竞争力,不仅要开发以稀土为原料的“量大面广”的低碳产品,如:LED灯、节能灯、液晶屏等发光材料,还要兼顾发展其他地方较少研发生产的“高精尖”高新技术产品,如:医疗设备中的CT探测器、核磁共振设备、内窥镜等应用,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稀土在军事科技附加作用就更大了,如雷达、导弹、卫星等关键零件的应用,等等。如此,真正使中国的稀土全面实现“工业味精”到“工业食粮”的深刻转变,成为未来中国最犀利的经济武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