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贸企业争相挖墙脚
2012-05-04 来源: 都市快报
今年五一小长假,在杭州做服装出口生意的蔡老板在山东和浙江两地来回奔波。今年年初,蔡老板在山东找到一位外贸业务员,如果把他招进来,能直接给他的工厂增加近30%的业务量。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和这位外贸能手的老东家沟通,争取把这位业务能手顺利招进来。
杭州猎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首席顾问郎越时说,和前几年相比,近两年浙江企业对外贸高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来找猎头公司帮助挖人的外贸企业比以前增加了一半左右。
出狠招挖带客源的业务员
杭州海关日前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摩擦频发等原因,今年一季度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69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这是浙江季度外贸增速自2010年以来首次跌至个位数。外贸大省浙江遇到了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严峻的局面。
在杭州做服装自营出口的蔡老板,有自己的服装加工厂,主要出口欧洲市场,今年以来因为欧洲经济一直不见起色,他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今年一季度,接到的新订单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很多老客户说去年的货都还没卖出去。这样下去,不但没有利润可言,公司能不能运作下去都成问题。”
除了继续参加广交会等国内外的大型展销会外,蔡老板也在加紧寻找外贸销售人才。今年年初,经过朋友牵线,他认识了在山东某大型服装企业做外贸销售的业务员小陈。小陈的国外客户每年固定的订单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果能把他挖过来,蔡老板的工厂就不愁没活干。为了能把小陈招到杭州,蔡老板给小陈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除了优厚的固定工资外,小陈还能按一定比例分享带来的订单产生的利润。为此,这两天蔡老板一直在和小陈的老东家沟通斡旋。
在杭州某大型服装外贸企业人力资源部供职的小吴说,目前公司的订单不多,所以有外贸经验,特别是有一些固定客源的业务员很受公司欢迎。
有外贸企业招经理要求懂奢侈品历史
从去年开始,浙江外贸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转变。郎越时说,正在转型升级的外贸公司还对高端外贸人才和内销型人才非常看好。
今年年初,一家做丝绸产品的企业想招一名外贸部经理,开出了20万元的保底年薪,以及相应的业务提成,如果完成公司的年度考核任务,收入在50万元左右。郎越时说,这个薪酬水平比前几年提高了30%以上。这家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除了一般的外贸业务水平外,还要有和外商打交道的经验,对国际奢侈品有较广泛、深刻的认识,能和这样的品牌企业快速建立业务往来。换句话说,这个经理要和国际奢侈品品牌“门当户对”。
郎越时说,这家丝绸企业以前接的订单大多比较低档,利润率也很低。现在低档订单都被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抢走。对此,公司管理层下决心提高产品附加值,打算承接爱马仕、古奇等国际知名品牌的订单。这样,除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外,对外贸部的业务经理也有了新的要求。
还有一些外贸企业对自己的外贸团队进行转型优化。比如杭州亮亮电子照明公司,今年打算进一步开拓中东和俄罗斯市场,招聘信息上注明要会阿拉伯语或俄语等小语种语言。一直做外贸服装的杭州鑫溢制衣今年7月份要在杭州市区开设专卖店,董事长管伟民这段时间都在找内销型人才。
杭州汉特猎头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相对直接挖带客户过来的业务员这种做法,他更看好外贸企业寻找转型人才,“毕竟招带客户过来的业务员,只是从这个口袋放到另外一个口袋,救一时之急,而提升产品附加值,开拓新的国内外市场,才是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