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业产业链危机蔓延或将影响下游行业
2012-03-28 责任编辑: Mr.War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铝业再次陷入亏损,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困境相比,铝业此轮困境在原材料供应上重蹈钢铁业覆辙的特征更为明显。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对本报记者表示,受原材料及能源成本上涨制约,我国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已高于市场售价,企业经营日趋亏损。
国际铝业巨头情况也不理想,近期,美国铝业公司(AlcoaInc.)及俄铝(RUSAL,00486.HK)均发布减产裁员计划。俄铝指出,由于铝价于2011年底下跌,若干冶炼厂部分或完全关闭,预计2012年上半年全球铝产能将进一步缩减6%至8%。
虽然国内最大铝企中国铝业(601600.SH)尚未公布减产计划,但不久前,中铝在2011年度财务报告中预计2012年第一季度继续亏损。
由于国有企业无法轻易裁员,中铝采取降薪来应对经营环境恶化。本报记者从中铝获悉,较2010年的薪资水平,中铝2011年整体降薪幅度达30%。
这还不是深层次的危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行业大多关心铝业成本上涨,“我认为应该同时关注铝原料供应问题,做好防患准备”。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我国铝土矿进口比例已达60%,并且绝大部分来自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渠道单一。
中铝降薪30%
在危机中,受制于体制要求,我国国有企业普遍采用“降薪不裁员”的手段削减开支。
继2008年降薪后,中铝再度降薪30%。中铝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中铝应付职工薪酬约为4.66亿元,相比2010年6.36亿元的薪酬水平,降幅近30%。
虽然没有采取强制裁员政策,但相比2010年,目前中铝的在职员工总数已减少6997人,至10.1259万人。减少的员工大部分为生产工人,其次,管理人员缩减了1400多人。
中铝方面对本报记者表示,员工减少的原因为中铝实施机构改革,在其旗下部分分公司和子公司实行了内部退养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员工在自愿的基础上退岗。
铝业亏损是中铝降薪、减员的直接原因。2011年,中铝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8 亿元,与上年同期的盈利7.78 亿元相比盈利大幅下降。
此外,中铝的销售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均呈不同程度上升。其中,财务费用比2010年增加了8.46亿元,上升幅度为33.36%。
中铝方面解释,净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调控连续加息、公司有息负债规模有所上升,导致财务费用上升,以及原燃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公司主导产品销售毛利率降低所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