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暂关新闻站栏目> 外贸电子期刊> 进出口经理人> 2011>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伤不起”的民间贷款
2012-01-05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有民间资本“风向标”之称的浙江温州,近来接连有数家“知名”中小民企倒闭,一时之间有关“钱荒”“倒闭潮”等议论突然升温。有财经界评论员甚至称“温州民间金融泡沫接近崩溃”。
其实在2008年的时候也有同样的争论,一大群学者出来说话,跟现在的情形一模一样。举个例子,海宁皮革城的最新数据,60%中小加工业不是倒闭,而是停工,很可能是半停工,还不如2008年或2009年。我认为这不叫“倒闭潮”,可能叫“停工风”更贴切。
郎咸平 中国知名金融与经济学家
G20峰会上有句名言:如果能找到一把钥匙让全世界增加就业,解决贫困,走出金融危机,那么这把金钥匙一定是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而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资本价格上涨、“用电荒”、出口衰退,这些都是能压垮骆驼的一根又一根稻草,最新一轮民间借贷的问题似乎构成了新近企业倒闭浪潮的一个新的因素。这折射出我国金融体系目前存在一个问题,不是说企业缺钱这么简单,而是中国金融体系目前出现一个危机,它没有办法给中小企业“输血”。而最近打击所谓的高利贷等做法,更是让问题雪上加霜。
我们做了一个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台湾的民营企业47%借过高利贷,也就是民间资金。如果把这些砍掉,那47%的台湾企业是不存在的了。高利贷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社会需求,一定是既有的金融体系满足不了的需求。
现在我们政府鼓励民间成立金融机构,它是不能吸收存款的,但它可以放贷。那么这个放贷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客户了,因为像低利率的好客户都是银行拿去的。因此它就比较偏向于风险比较大的中小企业,以这个为主。但是风险更大的小型企业、中小企业呢,基本上都要靠民间借贷。因此这是三个层次。那么美国不一样,美国对中小企业有纳斯达克,就是纳斯达克取代了第二层与第三层,银行之外就是纳斯达克。对于中小企业,有潜力的、高科技的、有发展的,透过股票市场给你融资。
但中国目前在这方面不成熟,也就是所谓的纳斯达克是不存在的。因此一个必然结果就是除了第二层,民间借贷之外呢,第三层是到处借钱,用各种方法借钱,就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这也是孕育了浙江省的民营企业,这也是所谓的“温州模式”。你如果打压它,我们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生存的机会。所以对于这三个层次,银行、民间金融机构,以及民间的借贷行为,更多的是要理解,要规范,而不是打压。
到最后你会发现浙江本来民间的融资,也就是第三层融资,本来是应该很正常的。就是你情我愿,你要做生意,我把钱借给你。你亏了,我认了。你不亏的话,可以给我20%的回报。到最后你发现,情况变得异常之复杂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公务员牵扯在其中,也就是说一群拥有公权力的人,进入到浙江的地下金融之后,情况变得扑朔迷离、复杂化。对于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来讲,这些民间金融或者高利贷虽然不是灵药,但它也不是毒药,关键是要看你如何制订一个有效的规则,让它能够所谓的健康地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