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网

跨境电商|外综服平台

 400-010-0660

首页 > 暂关新闻站栏目外贸电子期刊进出口经理人20112011年第2期 > 正文

通胀之年人民币政策预测

2012-01-06      责任编辑: 屈宏斌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通胀加剧可能引发进一步的紧缩政策,但这并不会招致中国经济硬着路的风险。

1.jpg

屈宏斌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 首席经济学家

 

不会用人民币升值来平抑通胀

 

由于春节和其他因素的影响,2011年上半年,中国的CPI很可能出现反弹超过5%,甚至个别月份超过6%,通胀从2010年的一个潜在风险,将转变成一个现实风险。

 

中国的通胀不仅仅是因为食品价格的带动,更多是反映了刺激政策所带来的后遗症,这是过多的流动性造成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反通胀,因此在货币政策收紧方面力度要加大,而且行动的时间越早越好。从具体的货币工具运用来讲,缩减信贷规模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的效果会更直接更有效。加息也有必要,但是作用较为间接。2011年上半年,预计中国累计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200个基点以上,信贷增长率将低于16%。16%的信贷增加足以支撑9%的经济增加速度,贷款增速放缓不会影响实体经济的需求。同期,至少加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

 

但中国政府不太可能将人民币升值作为平抑通胀的主要政策工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资源消费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商品和资源市场的价格制定者,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于抑制输入性通胀的作用远低于许多人的预期。预计2011年人民币兑美元将继续稳步升值,升值幅度在3%~5%之间。

 

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指数级在扩张

 

人民币贸易结算正在起飞,潜在需求巨大,迄今取得重大进展。参与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出口企业从最初的365家增至如今逾63359家;交易量由2009年月平均6亿元人民币激增至2010年6~11月的每月680亿人民币;人民币贸易结算计划覆盖地区超过中国贸易的90%。

 

预期随着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持续快速增加,未来数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加速。除了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外,由于能降低成本,企业也会积极响应。此外,试点一年半来,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基础设施和清算银行运行平稳。

 

其次,人民币正大步地从贸易结算向投资过渡。人民币在贸易中的使用越广泛,就越有望被用于投资。随着银行间市场向外国央行和清算银行开放,人民币也将完成从离岸向在岸、从贸易结算向投资的循环。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快速扩大有助于贸易伙伴使用人民币结算。目前人民币在香港市场可交付、兑换、转账,对外国投资者几乎没有限制。这将使人民币有望在香港实现从贸易结算向贸易投资的过度。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有所加快,现已成为全球第5大直接投资来源国,对新兴市场的投资也较快。2009年中国对非洲和拉美国家的直接投资额激增,分别增加了55%和100%,尽管占比还不高,但中国和新兴市场的贸易循环预示着人民币需求的巨大潜力以及人民币在直接投资领域更广泛的运用。

 

 

(据访谈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