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需增加品种和交易手段
2011-07-13
7月6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仍应着眼于增加期货品种和交易手段。他于当天在大连举办的“中国及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他认为,中国商品交易所发展还未出现资源整合的契机,交易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增加期货市场在不同行业、地区的覆盖面,从而拓宽期货市场对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
截至目前,中国上市的期货品种合计26个,其中包括唯一的金融期货品种沪深300指数期货。而目前全球期货市场共有上百个商品期货和1000多个合约品种,中国期货市场存在明显的差距。不过就成交量而言,中国期货市场的成交量已经连续两年领跑全球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量4.9亿手,成交总金额67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期货交易量已经超过全球总成交量的50%。与期货品种偏少,交易手段贫乏相对应的是,中国地方政府批准设立的电子报价市场开始大量涌现。刘兴强介绍,目前国内这类市场的总数超过了200家。有参加当天论坛的业内人士称,电子报价市场的功能实际是跟期货市场十分相近,它们的涌现,说明现在国内企业对规避商品流通环节风险的需求很强。
不过,由于很多商品在国内没有期货品种,电子报价市场起到了替代作用,但该人士担心,电子报价市场处在多头监管之下,违规事件屡有发生,如果得不到规范,将会对期货市场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果。
刘兴强认为,实际上因为期货市场的品种少和覆盖面窄,对于行业的影响和国民经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拓宽。国内四家期货交易所正在研究怎样进一步的增加品种和交易手段。他说,目前国内商品的期权交易还没有得到体现,四家商品交易所都在努力推动期权交易的推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