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民主可从拉美取经
2011-07-14
在埃及、突尼斯和其它中东国家有意进行危险的民主转型之际,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表达了一个正迅速得到更多人认同的观点:它们应该借鉴拉美近些年来的经验。在最近访问拉美期间,奥巴马见证了该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失去的十年”以来取得的非凡进步。上世纪80年代,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巴拉圭、玻利维亚和乌拉圭的军政府在执政多年后迅速接二连三地垮台。
20年前,整个拉美大陆经济凋敝、制度脆弱,民众对正义、就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更公平分配国家财富的要求受到压制。但在20年后的今天,该地区正在迈入被我和其他人称为“拉美十年”的时代。尽管仍存在不公平现象,但快速的经济增长、稳健的财政管理、定期选举和健康的公民社会已成为该地区的主流。
的确,拉美和中东在历史和文化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我认为,拉美采取的四个具体举措,可供那些寻求迈入民主新时代的中东国家借鉴。
首先,在建设一个更为永久的制度框架的同时,要迅速建立起一个能够传达民众要求的临时政治进程。在军政府下台不久,巴西便召开了制宪会议,就如何治理国家展开了热烈的全国性讨论。这为建立一个健全的民主政体奠定了基础。
乌拉圭、智利和其它国家也举行了全民公投或成立了“真相委员会”以解决侵犯人权问题。类似的进程可为中东曾被边缘化的团体表达不满和确定优先事项提供法律平台。
第二,实现经济现代化并破解“资源诅咒”。在拉美,几乎每个在独裁政权垮台后建立起来的政府都选择了降低贸易壁垒、削减关税、放开本币汇率并为效率低下的公共服务引入竞争的做法。这种往往令人痛苦的经济休克疗法,为濒临崩溃的经济注入了生机,促使电话、运输、电力和供水之类的服务出现明显改善。
更重要的是,它为经济改革和现代化的长期进程铺平了道路。埃及和突尼斯等国家采取类似举措,则可有助于本国经济在全球舞台上竞争,并让本国企业超越传统的大宗商品出口业务,实现多样化经营。
第三,重新设计社会补贴计划,以便让最贫困人口受益。与中东一样,拉美在上世纪90年代也提供食品和服务补贴。这些补贴催生了欺诈,往往让富人、而不是穷人受益。后来该地区开创性地推出“有条件的现金转移”,专为那些供孩子上学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帮助。这种做法随后推广至印尼、土耳其、印度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使得数百万家庭脱贫,同时减少了腐败和浪费。中东也可以采取这种做法。
第四,引导投资进入中小企业和基础设施,以便为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在年轻人占总人口比例与中东类似的拉美,这种做法对于满足新一代人日益增长的期望非常关键。同样,普及初等教育,同时大幅缩小基础教育中的性别差距,开发了年轻女性未被利用过的潜力,并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中东地区的许多阿拉伯国家已做到在基础教育领域对男女学生一视同仁——对这些国家的未来而言,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迹象——但是它们还可以做得更多,以为躁动不安的年轻人提供机会。
拉美近些年来的历史显示,精疲力尽的军方交出权力回到兵营,并最终听命于文职政府。但是与拉美一样,中东也将需要国际社会的帮助来实现如此雄心勃勃的进程。除了提供至关重要的贷款,国际社会最有价值的帮助是提供设计和执行复杂改革的技术专长和建议。
没有哪个地区注定永远要接受命运的安排。民主与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两者都不可急于求成。但只要有政治意愿和正确的政策,所有国家都能实现民主和发展。
本文作者为美洲开发银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行长
译者/何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